守护环保健康的居家环境
——生物基无醛胶黏剂转移转化纪事
一、初识醛害直面需求痛点
2006年年底,朱锦携全家人回国探亲。几个朋友因为知道朱锦从事塑料产品开发工作,就约他到临沂的废旧塑料回收厂参观,考察废旧塑料做木塑项目。在参观归途路径临沂市西郊时,他被一大片白花花的不知名的东西所吸引。便问朋友那是什么东西,在朋友颇自豪的口吻中,朱锦得知这是由木材旋切而成,用来做胶合板用的木片。临沂是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每天消耗的木材成千上万吨,周围所有的杨树都用做胶合板生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朱锦提出去胶合板生产厂家看一看。在朋友的联系下,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一家颇具规模的胶合板生产厂家。
一进工厂大院,刺鼻的甲醛气味,顿时让朱锦眉头紧锁。等进了车间,甲醛气味之大让初次进入胶合板生产车间的朱锦泪流满面。甲醛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可以诱导和引发癌症。国内的木材胶黏剂主要是以甲醛为基本原材料的“三醛”胶,占整个木材加工行业用胶量的90%以上。含有甲醛胶黏剂的木制品用于室内,甲醛释放期可长达15年。在生产车间中,他只能隐约看到几十个工人正在车间里做工。他问工人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呆得住,工人说适应了。参观完后朱锦非常震惊:一是作为全国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工厂的生产环境竟然如此之原始和恶劣,说工人是在以健康为代价赚钱,毫不为过;二是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国,技术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之大、经济附加值之低,让人深思。这种震惊激起了朱锦内心的“倔劲”,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尽管没有从事过木材胶黏剂的经验,但是凭着在高分子领域十五年的研发积累,他暗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当下便对同行的朋友表态,要做无醛木材胶黏剂,哪怕做出来一分钱不赚也值得。
回到美国后,朱锦便开始了无醛胶黏剂的研究准备工作。表态容易,但真要实施起来却发现非常困难。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发现世界各国早已在研究新型胶黏剂,其中最多的是用大豆蛋白质作为原材料。摆在朱锦面前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试验条件。当时,朱锦是美国加州一家高分子材料公司的环境友好材料研发部项目经理,主要从事塑料改性研发工作,不做涉及胶黏剂方面的产品,没有条件可以利用。另外,无醛胶黏剂是个人的研究兴趣,试验理所当然也不能在公司做。
白天要在公司工作,朱锦的试验就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胶合试验过程很简单:将黏合剂把冰棒棍子黏合,将烤箱作为加热源,夹子作为压机压制木块,再用水煮来判定小木块的耐水性。但是在外行面前,试验的过程却充满了坎坷,一方面因家里简陋的试验条件无法准确判断每次配方改进的微妙变化,一切全凭感觉;另一方面胶合板的制造工艺对于朱锦来说简直就是一张白纸,家里做出的蛋白质胶黏剂,并没有考虑冷压和涂胶的工艺要求,拿到工厂试用时发现胶黏剂的固含量太低,无法涂胶。使用纯蛋白做原材料胶合强度不错,耐水也不错, 但是固含量没法提高。所以后来不得不改为用豆粉。改用豆粉后,耐水性就达不到要求。同时,胶黏剂的初粘性不好,涂胶性能和冷压也都达不到要求。
几经周折后,朱锦突然想到之前所做的高分子纳米黏土复合材料,使用黏土能够提高高分子的耐热性和熔体强度。这一灵感让朱锦解决了胶黏剂的冷压问题并最终在家中完成了小试。同时这个板材行业的“外行”选用冰棍棒子做顺纹复合板(顺纹的胶合强度一般比纵横交错的大2倍以上),“歪打正着”最终得到的胶合强度大于6MPa,是国家标准指标的8倍多,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攻坚,无醛木材胶黏剂的研究已经跨越了科学探索、概念验证阶段,初步完成了原理验证阶段。但这只是无醛胶产品实现商业化,解决我国消费者饱受的甲醛污染之苦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完成小试试验,配方基本锁定后,回国中试的想法在朱锦脑中显得愈发清晰。
二、有缘加盟宁波材料所
经过一番考虑,朱锦便委托他的妻子高玲玲和朋友在山东开始尝试中试试验,为成果转化做准备。中试的过程也是困难重重,必要的中试装备是挡在中试试验中的第一道拦路虎。因为试验的关键设备,带压力表头的小型热合机当时在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产品,经过四处打听以及网上的不懈搜索,最终发现了一台国产的试验用热压机。但进一步了解后发现,不仅收费高而且供货周期太长,刚出现的曙光就这么湮灭了。没有现成的设备怎么办?高玲玲在参观了工厂使用的大型板材热压机之后,决定自己做一台。在当地一家小厂的协助下,经过四个星期的日夜捣鼓,最终拿到了关键设备,尽管产品参数不甚完美,但也基本上能够使用。试验设备解决了,但没有场地又怎么办?高玲玲便将弟弟家的阳台当成了试验台,瓶瓶罐罐摆满了一地。试验就这样在弟弟家的阳台上开展了起来,每一次胶合性能的提高都让她很受鼓舞,每一次不理想的反馈都为朱锦改进配方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大型生产线上的试生产却很不顺利,且每次失败,原因都不明,归结起来可能是:工艺参数不合适,原料有变化等。可能就是可能,缺少了可控的因素,朱锦进一步的试验变得很迷茫。因为远在美国家中,他做的试验结果很好,而在大洋彼岸国内生产线上做的试验,却因参数不可控,原料不可控,导致出现问题每次都不重复。试验就这样遇到了瓶颈,而这也是促使朱锦决定归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起回国,早在2003年在国内某高校的盛情邀请下,朱锦携家人做过一次回国的尝试,但终究因为当时国家的人才政策、学校的平台建设、家属就业入学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落实,最终导致朱锦一家铩羽而归。所以当此时已经在美国扎稳脚跟,正大展宏图的朱锦提出要携家人回国发展时,周边的朋友、同事都表示不解,纷纷相劝。而此时的中国,对人才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科研成果落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也已经做出了更多的尝试。国家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各种人才计划相继推出,这些都对留学人员回国给予了大力支持。
正是在这种举国创新的浓厚氛围下,中国科学院在宁波新建的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方面的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由中科院、浙江省和宁波市三方以“院地合作”模式共建的这所新型科研机构,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通过全球高端人才本土创新、全球高端技术本土集成,旨在开辟一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新通道,把宁波材料所打造成为新技术的摇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新工业的发源地。
初次接触,朱锦便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建所理念所吸引。加上宁波位于长三角地区国内高分子领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全国高分子行业最集中和最活跃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学术生涯源自中科院而对中科院怀有的天然亲近感,朱锦很快便做出加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决定。2009年8月3日,朱锦正式成为了宁波材料所的一员,这离1997年8月3日朱锦赴美留学,已经整整12年。此时的朱锦已经告别了对科研的懵懂,手攥“无醛胶黏剂”的原创成果加盟宁波材料所,可以说在成果的转化技术、团队、平台、资本、市场等五个关键要素中,已经集齐了“技术”和“平台”两大创新要素,但要完成成果商业化,对他来说仍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继续努力。
在朱锦的硕士导师李贞宜老师的大力推介和材料所领导的帮助下,很快朱锦就招募到了刘小青博士等一干核心成员。用宁波材料所时任所长崔平的话说,刘小青是宁波材料所里低调却有为的青年,成为了日后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技术攻坚负责人。同时寻求合作的企业家也纷至沓来,其中就有宁波的一家从事档案密集架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董事长,找到材料所分管所地合作的副所长,提出想进行无醛胶技术的产业化。虽然对于该企业没有木工及胶黏剂的行业背景,以及其原有产品的销售模式有所顾虑,但考虑到这家企业对产业转型的强烈意愿、对科研风险的充分认知,经过几轮交流后,最终在2010年3月,无醛胶技术作价1088万元转移给了这家企业,双方通过落户宁波共同成立项目公司来实施无醛胶项目的产业化工作。这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成立以来第一个落户宁波的产业化项目。
三、资本与智本初结合
2010年3月26日,刘小青被任命为技术攻坚团队负责人。根据协议要求,在6个月内,团队要完成从胶黏剂到胶合板的小试、中试和商业化试生产。这对于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从未有过公司研发训练的刘小青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胶合板的生产设备一窍不通,对车间的基础设施感到茫然,更没有从事产业化项目开发的经验。怎么办?“学习,咨询,再学习”,成了刘小青的唯一出路。通过整整三个月的宵衣旰食,他带领团队掌握了胶合板生产的整套工艺,并组织大家施工,将原本的破旧厂房改造成了窗明几净的中试基地,完成整套中试装置的订购、安装和调试,掌握了所有设备的操作方法。并且在协议签订后的5个月内,完成了一整套生产工艺的定型工作,在中试设备上连续试制的几批1.2米乘2.4米规格的无醛胶合板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至此,标志着无醛胶技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技术应用研究进入了技术后期完善阶段。
在宁波中试结果稳定之后,为了快速推进技术的进步,团队克服困难,主动出击,联系行业内上市企业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得到对方人造板生产线上进行试生产的机会。在将近1个多月的试生产期间,团队成员每天早上5点开始在实验室制备100公斤无醛胶,然后驱车4小时从宁波赶到湖州工厂,等到工厂工人调班的空余时间开始试生产,结束完当天的试验再赶回宁波已是深夜2点多。产业化初期的辛劳、艰难可想而知,朱锦所领导的由几个80后组成的有冲劲、能吃苦的团队成了推进无醛胶技术进步的有力保障。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团队突破重重障碍,最终使得无醛胶技术得到了工厂的认可和肯定。
即便如此,这离产品通过行业标准,获得国际认可还有较大的差距。正当团队在谋划如何布局通过行业标准测试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了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采购经理。这位经理一年前曾向美国总部提出在中国采购大豆无醛胶板材的建议遭到美方否定,美方认为中国不可能有这项技术。为此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在中国寻找这种技术,但始终没能如愿,在了解到朱锦团队所做的工作后则非常兴奋。但是为了检测技术状况,他提出一个月之内制备30m3无醛胶合板样板送往美国检测,这意味着需要生产3吨以上无醛胶。由于当时还没有合适的胶黏剂生产设备,一切全靠手工操作,要利用人工手动搅拌在一周之内生产3吨无醛胶,而当时攻关团队半小时之内只能手动搅拌出30公斤胶黏剂,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考虑到如果这次试验成功,无醛胶技术将可以正式出口美国,得到世界500强公司的认可, 5名80后组成的攻关团队毅然接受了这样的挑战,并立下“不成功,便成仁”的攻坚誓言。在工厂生产一线试验中累了就就地坐下,困了就躺在木皮上打盹。正当技术团队完成了胶黏剂的生产,按照之前探索的工艺开始试制无醛板材时,北方突然降温,造成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板材质量不合格。了解到传统甲醛胶黏剂在不同季节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后,技术团队开始向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学习,认真分析胶黏剂在不同温度下流动性、渗透性和反应活性的区别,经过连续18小时不间断的反复多次试验之后,找到了无醛胶在低温下的应用工艺,并按期交付了质量合格的30m3无醛胶合板,产品最终通过了美国CARB测试。至2011年2月,系统的完成了产品通用状况下定型试验,打开了无醛木材胶黏剂正式商业化生产、走向市场的最后一扇门。
在兔宝宝试生产的经历也让朱锦深刻的感受到,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的艰难,但其中也有很多诀窍,比如:产品在完成中试试验后,在自身不具备产业化能力之前(特别是对于无醛胶等中间产品),快速的与下游行业对接,在符合行业通用生产线上获得生产试验的机会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推进至关重要;一项新的成果要顺利落地,生产和使用区域的不同条件(气温、光照、使役要求)均可能对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有所要求,初次试用水土不服而状况百出非常正常,这在通用产品定型后,还要根据主要的推广区域,适时拓展出产品的系列化,定制化。
四、合作的深入与分歧
通过美国的CARB测试,算是让无醛胶黏剂正式拿到了进入木工行业的入场券。与此同时,在下游的产品推广方面,公司通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等机构逐步和地板行业龙头企业取得了联系,安排产品试用。但就在此时,在公司主营产品及营销模式等涉及公司发展的战略决策方面,投资方却与团队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投资方在和一些行业外人员讨论,听取了一些非专业咨询公司的建议之后,决定以无醛胶黏剂的生产、销售作为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通过抓住木工行业的关键需求痛点,牵住无醛胶这一解决需求痛点的关键 “牛鼻子”,整合上游木工行业企业的渠道,对传统的含醛产品快速实现全替代,并制定了和整个公司经济实力、管理水平、人员结构脱节的宏伟战略。
由于胶黏剂在实际销售中存在运费高、储存时间短、技术容易泄密、毛利率低等问题,国际上成功做法就是直接做成无醛板材或者家具等消费品进行终端销售。朱锦等也就该情况向投资人建议,但投资人并未接受。朱锦所代表的技术团队在产业化公司中主要负责技术的研发,对于公司的商业规划以及经营策略只有建议权,在与投资人就公司经营策略发生明显分歧时,只能服从投资人的决定,在公司中做好科技研发布局。但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偏差,对于初创公司的后续发展、壮大是致命的伤害。后续公司发展证明,这一决策至少让产业化公司错失了3年的高速发展期。
无醛胶黏剂解决的是家居环境饱受“甲醛”污染的行业痛点,但无醛胶作为中间产品,不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终端产品,这使得无醛胶在下游推广过程中失去了“有形的载体”。一方面在客户心中造成产品概念缺失,而最大的弊端在于增加了无醛胶进入市场的环节,降低了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使得产品质量变得不可控,加剧了市场上冒名产品的出现,这对营销初期的无醛胶产品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很快,种种负面影响就体现在了公司的营收指标上,2011年到2012年销售累计收入不到1000万元,这与预期盈利目标相去甚远,也远未达到营收平衡点。公司的入不敷出,以及在经营局面上的困顿,这对满心期待借助新技术成果引领公司转型升级的投资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也进一步束缚了投资人在经营上的种种举措,其中便包括引进第三方资本。
其实早在公司设立之初,投资人和朱锦团队就有通过融资方式引进第三方资本的想法。2011年初,在公司产品通过CARB测试,顺利销往美国之后,就有社会资本登门拜访,希望加入。但当时恰处于无醛胶技术快速上升期,公司对于技术成果的估值过高,最终造成融资失败。而等到2013年,公司再将融资计划提升议事日程时,企业销售额和是否盈利成了风险资本主要的考核指标。而这时在产业化公司营收尚未平衡的情况下,希望通过高倍率的溢价获得外部资本的估值认可的预期,显然无法实现。
大多数的科研过程与由市场驱动的企业产品研发过程,实际上是两个相向独立发展的过程。从理论上讲,从科技创意、科技立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工程化、技术产业化、产品技术研发到技术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企业处于这个价值链的末端即市场端,由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研发,再由企业研发带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是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而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便是这两个相向的过程的最佳衔接点。而当前多数科研组织、高校和企业都不具备实现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这样也就无法把科研组织和高校所研发的最新技术源源不断地实时转化为企业的产品技术。而这两个环节因其自身所具有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收益不确定的特点,使其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不容易迈过去的“死亡之谷”。而在谷的两侧,企业由于不愿意承担风险和成本增加而较少介入,科研院所则缺乏相应的人才和经费投入而无力深入。
即使是无醛胶这个成果,技术成熟度相对很高,在进行后续工程化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进行新设备的设计、制造,新配方的优化升级,产品门类的细化及相关工艺流程配套等诸多细化工作。后续的工作需要企业不仅能够有强大的资金持续投入,市场资源的整合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保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平常心。而这些对于一家行业外的中小型企业来讲,无论是后续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推广都超出了其自身实力。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引进高新技术时,想赚快钱、赚大钱无可厚非,但对新技术的价值评估、高科技公司的科学决策和科学运营的理性思考明显不足则是硬伤。特别是寄希望于新技术来进行转型的中小型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再加上资本的逐利天性,当“高科技”成果的故事缺乏后期漂亮的营收流水等财务数据支撑时,想通过单纯的造概念讲故事,拉高成果的估值杠杆,实现完美融资的做法,往往会酿成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事故。
第五节:艰难的商业化探索
虽然公司的发展战略没有按照朱锦技术团队的想法在布局,公司财务情况吃紧,但在2011年8月举办的完全面向产业的学术活动与产品推介会上,中科八益的无醛胶因其绿色环保、性能优异、价格合理,一经推出便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虽然此次活动未能完全打消业内主要的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顾虑和怀疑,但至少让他们都认识了中科八益的无醛胶,为后续的产品试用打开了口子。待到9月份,无醛胶产品正式面世,虽然下游企业对技术普遍采取怀疑态度,但均要求提供少量样品进行试用。由于正值酷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酵和霉变现象。虽然发酵后的产品不影响粘接性能,但是发酵的产品体积膨胀、味道难闻,这更加加深了下游企业对产品的怀疑态度,有些甚至开始排斥和不接受。试用过程中的状况百出,导致在产品上市的半年内,无醛胶产品一直处于和下游应用企业的磨合期,但始终难以消除下游企业和行业内一些资深技术人员对新产品的怀疑态度,迟迟不愿意批量使用,同时他们对无醛胶新产品提出了比传统含醛胶更为苛刻的要求。
木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圣象集团、生活家、大自然集团,虽然都表现出对于无醛环保产品的极大兴趣,但是作为上市公司,他们对新产品的接受和推广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要求进行一年四季不同气候、东南西北不同地域环境等现实使用条件下的各种实际检验,且不相信模拟实验结果,同时要求成本不能高于传统产品。为此公司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通过了他们所有的测试和实际使用效果评估。直到2013年3月,大自然集团正式宣布在全国1000多家专卖店进行无醛胶产品的销售,2013年4月德尔家居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中科八益签订了战略协议,这才逐步打消了下游其它企业的怀疑和抵触。虽然2013年5月至今,大自然和德尔集团的无醛产品销量处于稳步增加的状态,也逐渐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总用量仍然不大。
无醛胶黏剂的规模化应用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会给传统企业带来阵痛,如何尽快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和怀疑态度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充分利用行业内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大企业往往非常谨慎,决策时间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持续投入。同时,即使技术本身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但是出于商业目的的考虑,他们也不一定会大量使用新的技术产品。所以说,对于这一类型的新技术产品,采取合适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策略去撬动下游企业,是决定新技术产业化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虽然环保产品是消费者的“痛点”需求,但是面对国内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之间大多以价格竞争为主,产品技术竞争为辅,给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另外,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也会给产品的推广造成极大的障碍。如在产品推广过程一家木工行业龙头企业高管,听别人说大豆胶对人体有害,于是将无醛胶产品送到了卫生检验检疫部门,按照食品药品的标准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是无醛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要求提供各种检测标准和原因解释。面对一些不熟悉技术的公司高管,他们将健康、环保的工业品等同于日常食品,为此技术团队特意到该公司进行当面沟通。他们虽然内心里接受了解释,但还是要求有权威的标准和鉴定报告。迄今大豆胶在市场上规模化应用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但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
六、小结与思考
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难,难在有太多的难关需要闯,有死亡之谷之称。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跨越,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一直是技术人员的任务。但是好的产品不一定会有理想的市场,而企业的任务正是如何用心技术新产品去开拓好市场。市场的问题要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值得高新技术承接企业重视。
自2013年无醛胶真正走向市场已经五年有余,虽然市场销售额在逐年增长,行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离技术承接企业的心理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无醛胶作为一个全新的、甚至是颠覆现有观念和市场的新产品,市场成熟度和消费者接受程度都需要慢慢培养。尤其是面对相对比较混乱的家装和建筑市场,无醛胶的市场究竟该如何拓展?局面如何打开?寄希望于用技术解决市场问题是否客观是否可行?
无醛胶投放市场以后,整个木工行业逐步形成了“无醛风尚”,市场上号称无醛的产品也不断增多。一项新技术一代新产品走向市场后,随之而来的模仿、伪造和“批判”,不是个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也许是要求新技术新产品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占领市场的最好诠释。面对迟迟没能坐稳的市场份额和不断增多的“竞品”,作为企业要保持定力、判断真伪着实不易。面对问题、面对竞争,技术提供方和企业经营方的沟通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力合作、互信互助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从理论上讲,企业处于基础阶段、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这一完整价值链的末端即市场端,由市场需求带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应是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无醛胶技术研发之初便是瞄准需求痛点,追求的也是产业化,可以说在初衷上就避免了错位,减少了科研工作“打哪指哪”的盲目性,避开了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道路上的第一道障碍。无醛胶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攻坚克难,通过技术与应用工艺的结合、技术与企业能力的结合,突破了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问题,使得技术成熟度达到相当高的层级。之后要解决科研成果工程化开发问题,依然是摆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道路上的拦路虎。因为这个环节处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间地带,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且收益不确定,企业由于不愿意承担风险和增加成本而较少介入,科研院所则缺乏相应的专才和经费投入而无法深入。
提高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度需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是“静态”的、不会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问题。而开拓产品市场所要寻找的特定行业和特定产品的“动态”规律,则时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地域、消费心理等因素随时发生变化。科研成果要能转移转化成功,既要跨越了一个“静态的”、“少维度的”死亡之谷,还必须要跨越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死亡之谷,将产品变为商品,再产生经济价值。这时,对于所处行业有深刻认知,有能力进行持续投入,且耐得住寂寞把握得住机会的企业合作伙伴非常关键。但盈利的压力,快速盈利的压力,更多盈利的压力,考验着合作企业的能力和定力。
创业,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率极低的事情。让新的科技成果实现转移,然后成功转化,最终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应该是最艰难的一类创业。在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技术方和合作方彼此之间的理解、配合、坚持、付出、自我学习和自我反省至关重要。事情虽难,但人始终是决定的因素。